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8章 合作伙伴(1/2)

他不知道这些生意人怎么转变得这么快,一打听,原来是老耿和欣晖主动帮他们做工作的,以他们在沅场码头几代人的经验,知道从今往后西言家的山货可能要断货了,现在正是囤集居奇的时候,闹事解决不了问题,有这个功夫,还不如赶紧回去收拢东西去。

这些经销商一听这话,知道大势如此,回去后就迅速行动,整个沅场市面上货没少,但是基本没人愿意往外头卖了。

在黑市上,一颗千年水萝卜,以前是十块金子,现在已经涨到了一万块,可商人们的手还是撰的紧紧的,没人撒手。

那些用惯了这些山珍的老爷太太们,倒一时不适应了,也有些败家子弟为求一时快活或面子,弄得家产跟流水般哗啦啦往外流。这些当然是后话,也不是大儿子和西言家的人管得了、负得了责的,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该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都是自己的事,怨不得别人。

过几天,黔城、婺江、白沙、京城的消息陆陆续续返回来了,消息大抵差不多,经历一段时间的紧张以后,市面又慢慢趋于平静,最后到不起一丝涟漪。

经历了这些后,在家里呆了这么久,大儿子有点着急了。

他决定尽快到外面去走【∠【∠【∠【∠,.≠.ne¢t一遭,有些官场中的朋友、商场中的朋友,都需要去看看、联络联络感情,不为别的,不为生意,就是为在一起说说话、吃吃茶、聊聊天,很多不错的合作伙伴经历多年的雨,早已经超越了生意上的往来。而成为内心的知己。在大儿子不见了的这段时间,不时有白沙和京城,以及婺江方向的来人到家里来探视,也有的带来了书信,赵庚甚至还到过家里两次,一次比一次哭得厉害。

这就是友情的力量。

在婺江河边胖娃亲戚家的酒楼上。今天格外热闹。胖娃带着全城“三只手”的弟兄,给大儿子接。

坐在首席的是婺江府尊郑治,左侧是千夫赵庚,大儿子在右侧相陪。

胖娃坐在门口进去次陪的位置,金泰陪着赵庚。其余的都是婺江政商两界有头有脸的人。

旁边的四五张桌子上,全是婺江大大小小的弟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的说话慢慢就切入了正题。

因为有好久没见到大儿子,再加上他离开婺江到白沙。又从白沙到了京城,大家着实有好多话要说。

在其他几桌,大家直接就进入了主题,海吃海喝,连番地往嘴里塞肉灌酒。

而主桌这边,则要雅得多。治用湿巾擦了擦嘴角,望着大儿子说,“西言。几年前一别,想不到就是几年过去了。”

大儿子也神情地回望着他。端起一个酒杯,慷慨地说道,“治兄,不着急,一夜天,我们边吃边聊。”

说罢跟治的杯子“哐”地一碰。接着脖子一扬,一杯酒就吃了进去。

治要斯一些,左手端着酒杯,用右手又又宽的袖子把嘴巴和酒杯遮住,就听“滋”地一声。鳃巴一鼓,咕咚一下,再轻轻放下酒杯。

大儿子用公筷夹起一块鸭头,慢慢放到治面前的小碟子里,动情地说“西言此去以后,生业繁忙,对府尊这边有失联络,都是我的不是。”

治却说,“哪里哪里,既是自己人,不说两家话。

你即便再省城和京城,也还是时不时记得兄弟的。”

他说的这个意思,就是上半年他和庚两个闹龌蹉时,当时玉刚一怒之下,想奏请当今让治开缺回籍或者回家养疴,还亏得大儿子两边协调,一路稀泥和下来,弄了个里外两面光,两边都记得他的好。

从此以后,治和玉刚不说彻底消除了心底里的小疙瘩嘛,但是面子上的功夫都做得挺足,治还是一如既往地重用庚,并加了个三品衔,还将婺江城里的财税所交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