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五十八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2/3)
。李书记。你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又是江州人民的父母官,这件大事,只能求你帮忙了。”
李毅呵呵一笑:“项市,你太抬举我了。”
这事情再难道,李毅也得办啊。别说项青萍跟自己有过数度春,就算没有这层关系,李毅也得为江州教育事业谋福利啊!
项青萍拿出一份报告来,递给李毅,说:“李书记,你看看这个,这个是东新区教育局的赵琳同志写的。”
“哦?赵琳同志的报告,我看看。”李毅微笑着接了过来。
赵琳在这篇报告里,对东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十分深入的剖析,尤其是对农村和山区的中小教育做了详尽的调查和介绍。
改变农村教育现状,这也是李毅交给赵琳的一个重要任务。
项青萍道:“李书记,现在到处都在实行撤乡并镇,中间难免会出很多问题,像地方财务的交接就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烂账。有些校以前在这个乡,现在划到了这个镇,两个地方政府便互相推诿,不肯发放工资。”
“还有的校,原本就拖欠了工资,教师们找原来的乡领导,没有人管,推到现在的镇政府,镇政府又说这是遗留问题,要原来的乡政府领导解决。这推来推去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落实不下来。时间拖得越久,这账越发算不清楚了!”
“还好,农村里的教师,家里大都有些田地,就算国家不给他们发工资,他们也可以维持生计。但是,我们当领导的,就这样对待人类娄魂的工程师吗?他们为国家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连他们应得的工资都不应该发下去吗?”
项青萍说的这些话,正是赵琳在报告里写的内容,虽然字稍有出入,但意思却是差不多的。
李毅快速的浏览完毕,心想赵琳所写的,肯定是实情啊!
现在的教师工资,拖欠之十分严重。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起来了,中部和西部却依然贫困,很多地区的贫困人口还是很多,虽然不至于吃不饱饭,但离小康生活却还差得很远。
很多贫困县镇,除了少数头脑灵活的生意人,大部分职工的工资并不高。
这些县镇的财政可想而知。用钱的地方多,进项却少得可怜,财政总是捉襟见肘,很多地方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发不下去。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算是党员干部,也不是个个都有雷锋同志的觉悟和行为,有了钱,肯定是先保证自己的工资,保证行政机关的工资和福利,其次才轮到事业单位。
至于老实巴交、无权无势的人民教师,那就要轮到最后了。有则发一点,没有则拖欠。
教师也是铁饭碗,也是国家公务员。
但他们要算庞大公务员队伍里最势弱的一群人了。
辛辛苦苦一个月,甚至一年下来,却连工资都发不到手里,这跟在外面揽活干的农民工兄弟差不多了吧?
李毅表情严肃,说道:“项市,游书记和张市知道这个情况吗?”
项青萍道:“应该知道。这个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有的。赵琳同志的这份报告呈上来之后,我实地去做过调查,上面所写,全部属实。”
李毅道:“市里有什么说法没有?”
项青萍道:“这份报告的副本我已经呈送给相关领导,但他们都没有批复。我去找他们理论,但领导们都说这事情他们暂时也没有办法,得再研究,再讨论。”
李毅道:“还是要拖下去啰?”
项青萍道:“估计是这个意思。”
李毅问贺正宇:“贺市,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贺正宇说道:“市财政今年比较宽裕,但资金大都倾斜于公路交通建设,教育方面的预算并没有增多。张市手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