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羌寨之旅(2/3)
适时的收嘴了。
无素子道:“你们来这边玩,住在哪里呢?在哪里吃饭呢?”
李毅道:“暂时还没有住处。”
无素子道:“那就去我们家吧!我家里人都很热情好客,寨子里来了客人,都会到我家里去吃饭呢!”
李毅问道:“你们这里管事的是寨主吗?”
无素子笑道:“我父亲就是寨主。”
李毅讶道:“真的啊?那我得去拜访他。”
无素子说道:“等下我带你们去吧。”
钱多和梁凤平一个多小时后才到达这边,这时吊篮还没有修复。
无素子看看天空,说道:“我先带你们去寨子里吧。”
李毅道:“你不是要去那边办事吗?”
无素子笑道:“我是去找朋友玩呢,算了,改天再去也行。”
通往寨子里的路很窄,小车往前开了一段路后,便只能停在路边,几个人往寨子里走去。
这是一个保持了原始貌的羌族寨子,一大群人聚居在一起,屋宇连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村落。村落四周,是良田和肥沃的土地,再往四周,便是无边的高山。
寨子里的房屋,还保持着以前的样式,大都是土木结构。
看到寨子里农家的生活状况后,李毅这才明白梁凤平对自己说的话,这里的确是绵州最穷的地方了!
比起裕南乡来,这里的穷才是真正的穷。
这是一种是来自骨子里的穷,这里交通不便利,物质极度贫乏,村民们的生活物质,基本上都是靠自给自足。
这里地处偏僻,化教育不够普及,村民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只能世世代代留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维持生计。
更让李毅吃惊的是,这里连电都没有!更别说电视等电器了!而手机在这里跟一个玩具差不多,因为这里完全没有信号!
李毅不由得想到了陶渊明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这里的生活,跟桃花源记里描述的世外桃源差不多吧?
这边的寨子,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他们有自己的民俗习惯,有自己的礼仪,有自己的服饰,就连过年,都跟其它民族不同,羌族的年节,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
而李毅他们来得巧,因为明天正好就是农历十月初一。
无素子的父亲是本寨的寨主,他会说普通话,见识过外面的世道,热情的接待了李毅三人。
无素子家里,有爷爷奶奶,父母,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她的哥哥叫做日渥不基,日渥不是大山的意思,基是儿子或男子之意,日渥不基,意为大山的儿子。
她的妹妹叫美思子,美思,羌语中是指太阳,美思子,意即太阳的女儿。
羌族没有本民族字,通用汉,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的名字都是汉译过来的,因此听上去跟藏族的姓名有些接近。
日渥不基人如其名,得十分高大壮实,跟着小山墩似的。美思子则得甜美可爱,她比无素子小两岁,但出落得亭亭玉立,个子窜得跟她姐姐姐无素子一般高。她还在上初中二年级,每天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
寨主叫做日达木基,日达木在羌语里是“云”的意思。
日达木基很健谈,说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的乡音,李毅要努力听才能辩解出他说的话意。
虽然沟通有些困难,但还是不成问题的,交谈得也很开心。
李毅询问他们,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政府对这一块的照顾怎么样?
日达木基是个很知足的农民,他说生活一切安好,有吃有穿,比起解放前来,生活水平已经翻了几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