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卷 第六百零三章 竹叶青(1/3)

一秒记住【.biquo.om】,本站为您提供热门免费。

冯健召见李毅的地方,是在一个茶楼里。

西川也是一个茶香茶色的古老省份。

西川的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

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也常在茶馆进行;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设在茶馆里。这些茶馆大多还兼营饭馆、旅店。

现代的茶馆,功能更多,成了市民聚集休闲之地。

冯健请客的这家茶馆,颇具古老气息,镂空的红木隔墙,摆满瓷器古玩的博古架,古筝悠扬,赏心悦目。

穿过大厅,转过一个集锦槅子,里面是两排包厢。

一个大大的包厢里,冯健正在品茶,另有一男一女陪坐。

看那女的穿着,应该是茶楼的茶艺师。

“李毅同志来了,来来来,快请坐。”冯健一脸慈祥的笑容,颇有辈仪。

李毅笑着答应了一声,举目一望,茶桌边还有一个空位,立在冯健身边,他便走过去,搬过那把椅子,放在茶桌的左侧,坐将下来。

冯健哈哈一笑,说:“吴恩,你还快快谢过李市的救命之恩?”

那个男子,便是吴恩,他连忙起身,对着李毅躬身行礼,再三致谢,说道:“要不是李市仗义相助,我能不能回国,还是个问题呢!”

李毅微微一笑:“我只不过牵线搭桥罢了,相救你的,是我的那位朋友。”

冯健说:“李毅同志,你也不必过谦了,你当得起他的这一拜。这次米国之行。应该颇有收获吧?”

李毅道:“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这次出国,也算是了见识了。”

冯健笑道:“李毅同志来西川省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吧?”

李毅答道:“是啊。转眼也快一年了。”

冯健说:“那你尝过西川省的名茶吗?”

李毅道:“平时倒也喜欢喝茶,但不甚讲究。”

冯健笑道:“那你今天可得好好尝尝。快给李毅同志奉茶。”

茶艺师点头答应,开始优雅的泡茶程序。

在她冲泡的过程中,只闻一股淡淡的茶清香,袭鼻而来。

李毅连赞一声:“好茶。”

茶艺师拿了一个洁白的瓷杯,奉茶给李毅。

李毅端起来,先就着鼻端闻了闻茶香,再品茶啜味,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茶艺师微微一笑:“好茶还须懂茶人,看来,尊客是个内行,不枉这壶论道级的竹叶青了。”

李毅听了。却是微微一讶。

西川的茶叶,是自古就有名的。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句著名的茶对联。说的就是西川雅安境内蒙顶山出产的蒙顶茶。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等等名句,也都是盛赞蒙顶茶的。

蒙顶黄芽、蒙顶石花、蒙顶甘露的大名,也早就享誉国内外了。

而竹叶青,虽然是后起之秀。却后来居上,后来更成为了国际奢侈品大会的参展物事之一。

竹叶青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

关于“竹叶青”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4年4月20日,陈元帅一行途经四川,来到峨眉山时,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