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火中取栗,渔人之利(2/3)
目标,至于理想,那只不过是生时代回答师们的臆想罢了!”
李毅讶然的看着他,说:“于助,你采很胜嘛!”
于胜说:“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时不时的写些豆腐块寄出去,也曾经发表过不少的散和,但后来我发现,靠这个玩意,既不能糊口,也不能出名,于是就放弃了。现在的我,终日无所事事,也就剩下聊天这一项特了!”
李毅哈哈一笑,对这个玩世不恭的同事,不由得多生出了几分看法。
“一个艺青年,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守纪的人。”李毅说:“因为艺术教给我们的,都是这些正能量。所以,对年轻人,我总会劝导他们,多读几本名著,多看几篇好章,提高自身的素养。一个国家的民众,教育素质上来了,素质上来了,那这个国家,必定能强大!”
于胜说:“啊呀,李助,你说得太对了。想想五四运动,还不是人和生们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吗?一个国家,到了最危难的时候,真正挺身救国的,就是这些人和知识分子啊!”
李毅说:“不只是危难之际,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极需要知识人的奉献和建设。正因如此,我们教育部门,才益发显得意义重大。祖国的未来,靠的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讲,就掌握在教育部门手里啊!”
“就是,就是。”于胜说:“我当初来这个部门工作,就是怀抱着这么一种崇高的理想。”他随即黯然一叹:“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李毅说:“怎么会没有用呢?你不是找到我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吗?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觉醒,产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更多的朋友,早就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孤独,没有找到朋友呢?”
于胜说:“对!李助,你的话,便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李毅翻看了看于胜写的那些章,说:“你写得很好,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你基本上全提出来了。”
于胜说:“黑暗大家都看得到,但要想照亮它,却不是人人都有勇气的。”
李毅说:“后天就要召开本月的党组会,我们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请同志们一起商讨。”
“嘿!”于胜连连摆手:“我看是不必要了!这些建议,早就被否决过好几次了。没希望了的。”
“今时不同往日了嘛。”李毅笑了笑:“或许,这一次能获得通过呢?”
于胜说:“李助,你是想让我旧话重提?不、不、不,我是没有这个勇气了。”
“呵呵,我来帮你提出来吧!”李毅说:“你和我,不就有两个人支持了吗?”
于胜微微动心,心想如果李毅真的肯帮自己,那自己这些被尘封许久的章,说不定就能重见天日。
李毅有信心,于胜肯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单从他把这些过时的章保存得这么好就可以看出来,在他心里,一直藏着未曾熄灭的梦想。
于胜再不济,也是党组成员之一,是党组会议的投票人。
李毅帮他一把,就会得到他的感激,也会得到他的回报。等于又把一个车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自己这方的势力,就又增强了。
部里面,一正七副,八个部,再加两个部助理,党组成员,一共有十个人。
这样的设置也是为了加强部的语话权。两个部助理,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帮部说话的,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部大人的绝对权威。
李毅到部里上班后,曾经揣摸过几个部间的关系,觉得蒋为民各方面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党组副书记彭希,和蒋为民之间,明显的貌和心不和。其它的几个副部,接触得少,很难看出他们的倾向。
大致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