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就去这里!(2/3)

邦用韩信打了天下,最后还是设计杀了他。

魏延刚露出一点反骨,就被擒杀。

自古以来,哪个主上不喜欢顺承的人?哪个喜欢刺儿头?

诸葛亮那么忠诚不二,鞠躬尽瘁,刘备死之前,还要用极端的话来防住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把个诸葛亮吓得投伏在地,哭泣不已。刘备的目的就是要留住诸葛亮,但又不能让诸葛亮篡位。

蒋为民的才华能干,远逊于李毅,当然,他自己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而他的容人之雅量,肯定比不过刘备和刘邦之流。

刘备对自己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都要防之甚严,刘备入川时带的是庞统,而把诸葛亮安置在老家里,就是为了限制诸葛亮,避免其功劳太大而居功自傲。

而现在,李毅只不过是向延同志安排到部里来的,却处处制蒋民为,事事发表见解,又在蒋为民之上,蒋为民心里能好受吗?

刘备是怕诸葛亮战功过于显赫,不带他外出差。蒋为民则盼着李毅天天在外面出差,不在部里和他争权。

李毅哪管蒋为民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回到办公室后,就着手准备江兆南交待的督办事宜。

柴满贵被召进李毅办公室。

“满贵同志。”李毅道:“从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下属的三个处室里,选出三十个得力的干才,我们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督导工作。”

柴满贵道:“这个很好选,三十个人的话,随便都能选出来。”

李毅道:“通知全国各省市区的教育督导办,每个省市区抽调二十名骨干,听候调谴。”

“是,李部。”柴满贵答应一声,掏出日记本来记下。

李毅道:“你选出的三十个人,今天就要确定名单,明天早上开动员会,明天下午就要赶赴各个省市。告诉同志们,这次出差,时间在半个月左右,要他们做好准备,家里有老人小孩或病号需要照顾的,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你就照顾照顾他们,不要出差了。”

柴满贵道:“是,李部。”

李毅道:“这次督导工作,京师重地,就交给你亲自督导!这是首善之地,你一定要打起精神,给我查个仔仔细细。多到偏远郊区跑跑,一定要核实d级危房、课桌椅、寄宿生床位、饮用水、食堂就餐面积、厕所蹲位、门窗、取暖条件、安全隐患、营养午餐、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数字教育资源收播设备、公用经费拨付、课程开齐率等14项指标是否达到基本办标准。”

柴满贵道:“请李部放心,我一定会完成好任务。那你要去哪个省市?”

李毅道:“我嘛,就去这个省。”说着,手指了指桌面上摊开的一张报纸。

柴满贵溜了一眼,这则新闻他也刚看过。

这是教育部联合几个媒体共同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活动的第一期报道,讲述的是南方省某个山区小的教师。

这个山区校,只有一个班级,二十七个生,一个老师。

老师名叫何厚德,五十岁,大专毕业生,毕业之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上了当地唯一一所小的教师。

以前,校有六个班,五个老师,后来附近的山民大都选择下山建房,有的出外务工,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校的人数锐减,精简成了一个班。五个老师,也走了四个,只有何厚德还留守在这里。

何厚德是大专毕业生,有过很多次机会可以走出大山,去外面的校教,可是,他都放弃了,因为他对这片故土怀着深深的感情,舍不得这些山里的孩子。

这个小小的山区,走出了几十个大生,前年有五个孩子,考上了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