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0章 什么是政绩(2/3)

萍道:“李书记,我懂了,我回去后,一定合理安排人员和工作。”

李毅嗯了一声,负手往前面走去。

项青萍平白受了李毅一顿剋,有些心灰意冷,不知道是跟上去呢,还是打道回府。

钱多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项书记,我了解李书记,对一般人,他是不理不睬的,他越说你,越骂你,证明他心里真的想重用你,快跟上去吧!李书记对农业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呢!”

项青萍这才恍然大悟,感激的看了钱多一眼,心想这人不过是李毅的司机,但对李毅的性格却摸得很准啊。多亏了有他的提醒,不然自己还以为李书记冷落自己了呢!

那边铁老实兴奋的唱起了山歌,因为村刚刚答应他,把欠他的那两分田分给他了,而且是最好的水田!

铁老实不知道,他拖了多年未曾解决的问题,多次上访都无果的难题,因为一个陌生人跟他聊了一会儿天,就得到了最好最快的解决。

其实李毅跟他聊的,全是农业耕作相关的琐事,至于分田的事情,铁老实还以为李毅只是一个过路人呢,怎么可能跟李毅去聊这种事情?

项青萍和胡信阳跟上李毅,一左一右走在李毅的身后。

李毅说道:“你们两个既然来了,那我们就聊聊吧,宜安的经济在江州算是很发达的,但我这一路看来,农民的生活还是很贫困啊!肉类食品尤其缺乏,村里就靠那个杀猪的屠夫杀猪卖肉,大部分农家,一个星期才吃上一餐肉呢!”

项青萍和胡信阳相视一眼,他们虽然也是父母官,但他们对农民的真实生活还真的不了解,也不知道农民们一个星期吃几餐肉。

一个星期吃上一餐肉?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对生活在城市里,出门就有菜市场的城里人来说,有些难以想象,对那些朱门酒肉臭的高官们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

那跟当和尚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对当时的农村人来说,赶个集要走一二十里路才能到镇上,村里的买卖,基本上靠货郎们走村串户,物质极度贫乏,收入低下,一个星期吃上一餐肉的人家,还是大有人在的!

除非过大年过大节,家里杀了猪,那就另当别论。

但就算是杀了猪,大部分猪肉是要卖钱的,肥肉要留着煎油,以备够半年或是数月的煮菜油。

能卖钱的都拿去卖钱了,真正能吃进自己嘴里的,也就一些杂碎和油渣。

李毅表情沉重的说着这些农家的现状,宜安的两位父母官,有一种想找地缝钻进去的感觉。

人家是年轻有为的江州市委副书记啊,对民情还这么了解,这些老资格的宜安领导们,又对治下百姓的生活了解多少?

官员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可是治下的百姓们,他们每天的餐桌上摆着什么好吃的?

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过百姓餐桌上的吃食?

李毅沉声说道:“同志们哪,我们当官的政绩,不是写在件上的组织评语,也不是报纸上记者们写的那些个领导赞歌!政绩是什么?是百姓的口碑!是农民们餐桌上的大鱼大肉!是娃娃们背着书包去上的灿烂笑容!是治下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色,是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项青萍和胡信阳默默的跟着李毅,亦步亦趋,李毅说一句,他们就跟着点头应一声是。

李毅忽然顿住脚步,说道:“胡信阳同志,你在宜安工作也有些年头了,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从宜安市委组织部组工干部干起的,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奋斗,才坐上现在这把交椅……”

胡信阳愣住了,他没想到,李毅对他如此了解!

“是,”胡信阳说道:“我当年就是干的组工干部,在宜安工作正好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