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旧相识(2/4)
所以他一边委托专人去搞定公司注册和行业准入方面的问题,另一边拜托不动产中介帮忙物色葛饰区周边的各种地块。
最终在十月初的时候,选定了一个占地二百多坪的废弃塑封工厂作为废品回收的根据地,并以每年四百万円的价格签约,一下子就租赁了五年。
他之所以不买,而是选择租,没有其他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东京的地价涨得太高了。
要知道1988年,日本全国平均地价又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东京土地平均涨幅更高。
现在别说东京银座土地已经飙升到五千万円一平米了,就是现在葛饰区的土地都涨到八十几万円一平米了。
“一个日本能够买下4个美国”、“卖掉东京买下整个美国“之类的豪言,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惊人言论。
如果这块地,宁卫民要买下来的话,那得花费将近六亿日元的资金。
倒不是说他买不起,关键实在不值得啊。
宁卫民可是比谁都清楚,用不了几年日本华丽的经济泡沫就要破裂。
也就是说他买了这块地之后,最多一两年就要卖出,决不能留在手里。
就不说交割麻烦,交税麻烦,就是另选地点搬家也太折腾了。
而他更怕的是,这里的地段不比东京热门区域,要是不用于废品回收,他连拿来当停车场都嫌弃收益太低。
万一到时候想出售了,找不着接盘侠该怎么办。
那不是妥妥的砸手里了?
何况他手里还有那么多的停车场呢,真要一股脑的放出来,到时候他怎么可能还顾得上这么个破地方。
所以他想了想,还是认为付租金租上个五年期更划算,更稳妥。
因为日本的地价虽然上去了,可以突破地球引力随意炒高吗,但租金却是不可能太脱离实际的。
真是太贵了就没人租了,东京的房租和土地租金,可并没有随着地价的暴涨上涨得太离谱。
说破大天去,按现在的行情,他最多也就是付出两千万日元的代价而已,要比花六个亿买下的经济成本负担少多了。
如果他日后真要买地,为废品回收这一行建立长期根据地。
那肯定还是要等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全面拐头向下跌上几年,等到日本房地产已经进入交易冷淡期,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购买,才是最划算,最合理的方式。
否则那一定是抄底抄在半山腰,这样白白扔钱的傻事,他可不干。
再往后,自不用说,有了地方还得进行整修啊。
日本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很少,这个工厂就是铁骨木结构的,荒废也有些日子了。
那么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性,宁卫民就免不了找一家建筑公司,再花一笔钱对建筑加固整修一番。
结果他可没想到,居然因为这件事意外碰到了旧相识。
怎么回事啊?
敢情承接工厂改建工程建筑公司老板,或许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多增加点利润。
或许也是因为目前日本到处都在开工,建筑行业正是兴旺的时期,劳动力缺口太大。
他就去找了一些临时工,来工地帮着干糙活儿。
这些工人呢,多数都是来自第三世界的外国人,老板只需要付费日结即可。
结果宁卫民就在巡视现场进度的时候,发现了原先曾经与他同乘一架飞机的京城老乡刘洋。
这家伙当时正吊着安全绳,站在厂房 米高的槽钢架子上,为了换上新的通风口风扇,在卸厂房的旧有设备。
也不知怎么了,或许是用力大了,一瞬间有些失衡,差点掉下来。
于是出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