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27 互联网黑话(二合一)(3/4)

“同时,我们的产品线也比对方更丰富。”

“米勒先生,我手上现在的这一款就是我们打算大力铺设美国市场的中端产品。”

“一旦它有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基于微软系统的音乐管理软件也会面世。”

“我们易科是一家拥有上百人技术团队的公司,是华夏最具软件开发能力的企业。”

方卓手里拿着的是128m还没改款的1,哦不,按照决定,它现在的名字是1,但隶属g总部且从香江飞来的米勒没什么怀疑,他只是对技术能力这回事稍微质问了一下。

“据我所知,易科的成立时间并不久?”白人用英语问道。

方卓没等这位高管带来的翻译说话,直接答道:“但我名下的另一家公司开发了横跨整个华夏的医疗服务系统,易科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从那边过来的,有着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开发经验。”

米勒的目光看向了旁边的熊潇鸽,后者硬着头皮点头。

米勒稍作思考,说道:“我们对硬件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只是我们,单纯的硬件在美国是缺乏吸引力的,即便乔布斯的od也是如此,据我们的观察来看,od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方卓毫不犹豫的答道:“那是因为od的价格相对高昂,它为了自家电脑的系统又过于小众,m1不同,我们对m1和1的定位是大众消费品。”

“而且,od的渠道并没有大范围的铺开,它在纽约沃尔玛的产品只是小范围的上市,更多还是在自家店铺,我们不一样,仅仅是登陆克罗格两周的时间,m1已经销出去1.7万台。”

“米勒先生,请注意,这是我们的宣传还相对局限的情况下所带来的销量,这种硬件前景我认为还相当广阔。”

白人撑了撑眼镜,看着东方人展示出的数字,觉得确实有必要修改一下看法。

他低声和熊潇鸽讨论了一番,点点头,示意方卓继续。

原本应该是一场公司内部的产品、市场研讨会,现在变成了易科向g描述前景的游说会。

米勒是级别上比纽约那位史密斯还要高上一级的,他本来人在香江,听华夏区总裁熊潇鸽聊了华夏苹果后便直接飞来了申城。

就这两年美国市场主流观点来看,消费品的硬件方向是没什么前途的,即便互联网泡沫犹有阴影,大家只是更慎重的表示看好和投入。

米勒今天来这里更想听一听软件上的故事而非硬件上的盈利,即便后者的看法有些许改观。

会议室里坐了不少人,打酱油的申新王风益,关切情况的今日资本徐新,g华夏区总裁熊潇鸽,易科的产品总监、供应链副总、市场总监、人事总监,以及g美国从香江转道而来的三人。

方卓关于产品系列更具体的成本、盈利、渠道阐述没有得到更多回应,趁着喝水的功夫观察到熊潇鸽的表情有些急迫,米勒为首的三个白人则有些失望。

他考虑数秒,开始转换思路。

“除了产品上的表现,软件建设当然必不可少。”

“只是,我们认为它的发力要在产品铺设之后,要充分观察市场反应与用户反馈。”

方卓这两句是用中文说的,接着他怕翻译翻不好自己的话,直接用英文描述道:“未来的一年内,我们会依靠硬件产品的铺设、技术团队的开发能力来做一个音乐软件上的深度共建,旨在打造生态内容闭环,给公司和客户带来共同的价值。”

“未来我们还要增加不同的场景价值,延伸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