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16章 粉墨登场(下)(2/5)

阳一色,是此时开阔地上的日军步兵们的常态。

“八嘎!该死的毛熊人......”日本陆军中将眼中满是沉痛,却是不由自主地捏紧了自己的小拳头。

因为他知道,他那位老对手四行团又再度进化了,该死的,他们竟然拥有了毛熊人引以为傲的的秘密武器---火箭炮!

是的,火箭炮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早在3年前的毛熊国奥尔沙之战,毛熊人就已经用初代火箭炮把日耳曼帝国名将古德里安给打懵过,并因此拥有了‘魔鬼火炮’的称号。

而这款最终被命名为喀秋莎火箭炮的火炮凭借着10秒内就可以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的强大火力,也最终成为整个二战期间当之无愧的陆战‘火力之王’。

日耳曼帝 攻略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乎于打遍欧洲无敌手,唯独面对‘魔鬼火炮’时心生畏惧。

因为,面对这种数秒内就可以投掷数以百枚火箭弹将数万乃至数十万平方米战场全部笼罩在攻击范围的恐怖火炮,哪怕是在战壕里的步兵,也难逃死亡的结局,更别说还裸露于地表的步兵们了。

曾经时空中数年后的冰原之战中,中 队在获得喀秋莎火箭炮后第一次投入实战,24门‘魔鬼火炮’一次齐射,打出389枚火箭弹,米国牛仔还位于战壕工事中的两个步兵营直接被打崩,伤亡达700余!

此时的四行团还没有那么牛逼,此次运来的被命名为‘风暴3’型火炮只有9门,每门为12根炮管,一轮齐射只能投射出108枚火箭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单枚重达18公斤的火箭弹,370米每秒的飞行速度和传统火炮发射的炮弹比起来慢得就像蜗牛,这也是人眼可以在空中看到白色气痕的原因,如果放在夜间,或许上百枚火箭弹袭来的场景堪称美丽。

那就像是一场流星雨!

不过,有幸亲眼目睹流星雨砸下的人,都没有机会用文字记录下当时来自于心灵的震撼。

因为,他们都死了。

太行兵工厂花费两年研发出的自体重18公斤的火箭弹,光是战斗部就重达8.5公斤,在旋风炸药的加持下,其杀伤半径达到令人目眩的16米。

换算过来,有效杀伤面积为恐怖的800平方米,接近了两个标准篮球场面积。

而如果是这9门‘暴风3’型火炮一次饱和式齐射108枚火箭弹的话,总体杀伤面积将会在8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1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

或许有人会根据火箭弹的巨大威力推算出这款‘风暴3’型火箭炮的庞大体型,实际情况或许会惊爆你的眼球。

这门由唐团座提出设计理念与原理,由未来中国科学巨擘们联合研发出的火箭炮可谓是“小巧玲珑”。

整门炮通体长2.6米,宽1.4米,高度只有1.1米,放在地上时,只有一辆手推车大小。

此外,在重量方面,行军状态全重:390千克,战斗状态全重:620千克,别说用驮马拉着行军了,就是靠炮兵班那12个人,也能换班拉着走。

当然了,现在位于4公里外的衡阳城内数个发射阵地里的风暴火箭炮可是由突击吉普车给拉着,一轮齐射完毕后,就会立即转移。

没办法,火箭炮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射时动静太大,尤其是火箭弹尾部喷发出的火焰,就是大白天也无比明显。

是不是很熟悉的参数,没错,这款火箭炮就是未来中 工的黑科技,在全球战场上都大名鼎鼎的63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