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慕名而来(2/4)
>
他对摆言台吉道:“你们的思路错了,越是入藏卫教,越会让和尚们的权势大增,随便养几个贵族,拿出个封号,就能得了蒙古帮忙,你们势必成为他们的傀儡。”>
刘承宗说着,低头看向自己手中,他手里有一份名单,如今已经有四个名字了。>
上面每个人,都是以愿意听从刘承宗号召,联军南向的和硕头子。>
他们的组织结构,是由达延汗妻子满都海哈屯建立的盟旗制度,把土地分为一片片牧地,每个牧地为一个千户,叫鄂托克。>
在牧地上,每个蒙古人都必须是这个鄂托克的牧户,在战时,所有牧户出兵组成名为和硕的武装集团,理论上每个鄂托克需要出兵千人上下。>
几个鄂托克组成万户。>
但实际上,摆言台吉就是名义上的万户首领,但他没有万户,手下只能编成三个千户。>
这上面的人名比较像族谱。>
比如摆言台吉自己的名字,是右翼多伦土默特部,达延汗四子我折黄台吉之重孙、不只吉儿台吉之孙、火落赤之子,孛儿只斤·摆言。>
刘狮子恨铁不成钢啊,非常有震慑力的姓氏,怎么就自甘堕落给人当免费打手去了呢?>
摆言把头摇得很坚定:“那能怎么办,他们能给人们都信的汗号,握住佛法,就能……”>
摆言本来想说,手握佛法拥有汗号就能扩大领地,但说到这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刘承宗嗤笑一声,打断了他:“不,你不能。”>
摆言台吉早就意识到青海的局势出现了变化,这支屯营湟水源头的汉军,能给青海甚至西北带来千变万化。>
但就目前而言,这支军队带来的震慑力还不够。>
他的目光看向对面的尕马和尚,也许他们看待这件事更有共同语言。>
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少统治者,只是每个统治者都有自己想要统治的地方,对更远大的地方鞭长莫及。>
没有人在乎头顶出现个太上皇,甚至某种程度上,地方上的土皇帝们,都在为自己寻找靠谱的太上皇。>
但这不单单与实力有关,还与决心和意志有关。>
对摆言来说,数千里外紫禁城里的大明皇帝和沈阳建都的后金天命汗都很有实力,有啥用呢?>
“汉人说,听其言观其行。”>
摆言看着刘承宗的眼睛,说道:“现在证明和尚封号管用很简单,证明和尚封号不管用很难,所以还能。”>
刘承宗没再多说。>
他学习到了新的东西。>
在陕西,他认识到统治的力量来源于生的希望。>
在青海,他认识到统治的力量也可能源于死的可能。>
出兵,削平白利王顿月多吉,比白费口舌说上七天七夜都管用。>
很快,刘承宗即将与摆言台吉组成联军南征的消息,随各地前来俱尔湾贸易的牧民,被带回四面八方的蒙古部落。>
越来越多的蒙古贵族率部慕名而来。>
人们慕的不是刘承宗的名,也不是摆言台吉的名,而是进藏后和尚们可能给他们的名。>
南下的漫长征途,对大部分只有几十个牧兵的小贵族们来说充满危险。>
但如果聚集在一起组成联军,南下的道路便畅通无阻。>
就连刘承宗都没想到,在青海这片土地上,进藏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越来越多的牧民部落集结在青海湖附近,使刘狮子变得格外忙碌,他每天都要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