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2/4)
浪河的战役里,当时自己是受父亲命令帮曹文诏到宁夏传递重要书信,万万没想到,那信上是父亲写给洪承畴,说自己要战死在古浪峡,把独子托付给洪军门。>
没过多久,在前线督军掘壕防守的曹文诏就匆匆赶来。>
他原本神情还挺轻松,一听洪承畴打算撤退转移,连忙紧张地正色劝阻:“军门,此事万万不可!”>
洪承畴一听就不高兴了。>
眼下官军六个领兵将领,全部都跟曹文诏持相同立场,问题是洪承畴认为此战难以取胜啊!>
咋说呢,左良玉在身边的时候,洪承畴并不喜欢,可如今左良玉不在,洪承畴反而非常想念左良玉。>
若是左良玉在此,二话不说就卷着他跑了。>
但曹文诏有曹文诏的判断,他恭敬地行礼,随后才推心置腹地解释道:“军门有所不知,撤退容易,可眼下局面,万众之师能到延绥镇的,只怕连一个营都剩不下。”>
洪承畴闻言大惊:“怎么会呢?”>
曹文诏见状叹了口气,心说,你洪军门觉得逃跑是件容易的事,那是因为你手下的将领有一定水平。>
虽然你觉得他们一个赛着一个废材,也产生了想跑就能跑得掉的误会。>
可实际上白广恩、左良玉这样的家伙如果不是在陕西,带个营去别的地方,都是横行天下的狠角色。>
何况成建制从战场上逃跑,哪儿有那么容易。>
将领要与军官们统一思想,不会上下失和,同时对局势与敌军所在所有了解,至少不会撞进敌军怀里。>
士兵也要服从命令,走得要整齐跑得要快,随时防备出现的截击和袭击,行军速度还得比敌军追击的速度快。>
它考验的不仅是将领的才华能力,也考验士兵的训练水平。>
眼下他们要面对的刘承宗,其麾下兵力本就以行军见长,以往军队能从他手下狮口脱险全凭运气。>
如今洪承畴在阵中,曹文诏根本就不敢想逃跑的事。>
因为洪承畴有可能跑掉,军队也有可能跑掉,但这俩事很难同时发生。>
曹文诏的建议,是继续作战:“卑职浅见,与其大军在溃逃中崩溃,放任溃兵扰乱延绥镇兵战意,不如放手一搏。”>
他这话很反常。>
以往曹文诏对长官说话,断然不好将撤退说做溃逃。>
如今这样说,洪承畴却不敢说什么,只是劝说道:“在此一战,你我都将殉国。”>
曹文诏只是“嗯”了一声,抱拳拱手,什么都没说。>
他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因为很快,营外就有人厉声疾呼,擂响战鼓。>
阵外一阵慌乱,嘈杂片刻停息,有人飞奔至中军,看见洪承畴和曹文诏在一处,楞了一下,随后拜倒道:“军门、曹帅,有贼骑至壕沟放箭,射了书信过来。”>
说罢,抱拳将信呈上。>
洪承畴以为是劝降他的,快步上前将信取来,展开一看不禁错愕,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气死。>
顺了顺气,他才没好气地将信递给曹文诏:“给你的。”>
不是劝他的。>
准确的说,这甚至都谈不上劝降,而是劝逃。>
刘承宗在信上说,他已集结第一第二两个野战旅,超过两万兵力在他们阵地附近,三日之内,还有延庆、陇西、临凉三个驻防旅的兵力赶来,到时这附近将会云集超过五万大军。>
如果曹文诏不敢对战,刘承宗可以在战前再饶他一次,这是他逃跑最好的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