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都是混蛋(上)(2/3)
》真正为大汉朝殉葬的仅有荀彧一人!>
而现在,荀彧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汉室王朝,另一边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又该如何选择?>
董虎也难以确定,直至信使紧急送来一封信件后,他突然间觉得世界竟然有些索然无味,但看到有些疑惑看过来的华雄,又是一声轻叹。>
“得不到的才显得珍贵,可一旦得到了,咱心下竟有些惋惜、失落……”>
因“泄密”之事,简陋书房内也仅有两人,在董虎拿着信件示意下,华雄忙上前接过信件……>
“若无咱们参与中原争霸,天下必被曹操曹孟德所夺……”>
董虎依靠在躺椅里,看着房顶一角,眼中却有了些恍惚,过了好一会才轻声叹息。>
“雒阳发生变故,关东诸侯兵围雒阳,内忧外患之下,叔父只能强行迁都退入长安,而这一退……也就丢了天下。”>
董虎侧头看了眼颇为恭敬的华雄。>
“关东诸侯之中,能成事的也只有霸占冀州的袁绍、兖州的曹操,余者皆有各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只是自身的影响力、意志、能力、中原的人丁、经济实力,还有所处的地理位置。”>
“天下争霸初期,相互混战的尤为激烈、残酷,百姓的死伤较多,经济民生破坏的较为严重,谁掌握了更多的百姓……残暴也好,仁德也罢,谁就在这场天下争霸中占据了先机优势。”>
“袁绍、袁术有四世三公的袁家威望,能够在初期获得冀州、豫州各大家族的支持,而那些大族本身就掌控了无数百姓,所以他们天然的占据了优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孙瓒在一开始时就犯下了战略上的失误,幽州虽然处于边缘之地,但却与四战之地的中原等若,有北面的乌丸人、鲜卑人,有辽东的公孙度,若不解决掉他们,公孙瓒就没有资格参与这场天下之争,偏偏他还不自觉,狂妄自大的与袁绍、曹操为恶,也就成了四面受敌情形……”>
“幽州本就地广民稀,再加上幽州牧刘虞的死让公孙瓒失去了民心,而且幽州地处边地,边地人的性子本就不好,在困境中维持上下一心极为困难,境内混乱、民生凋敝、四面受敌……这些都是幽州现实的困境,其余各诸侯虽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公孙瓒面临的困难更加艰巨,偏偏他还是个猖狂自大的性子,根本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只知一味强横,却不知刚柔并济之道,第一个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
……>
“得民心者得天下,盖因农民、工匠是生产者,盖因士人是维护稳定的管理者,而兵卒自身则是纯粹的消费者、破坏者,若没有底层生产者来提供钱粮辎重,军队是没法子支撑下去的,也不可能强大的让人畏惧。”>
“天下一旦大乱,军队是唯一能够恢复天下太平的一个群体,残暴也好,仁德也罢,必须保证拥有足够多的底层生产创造者,之所以非仁德不能得天下,主要原因是军队自身的属性,是施暴者,需要一些规矩进行约束,避免军队伤到了自身,而‘仁德’就是规矩。”>
“公孙瓒、孙策……包括叔父董卓、孙策在内,他们的性子都不好,冲动、短视且暴躁,是规矩的破坏者,虽可强势一时却难以争霸天下,是注定的失败者。”>
“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刘焉、陶谦、刘备,他们在‘仁德’方面要好一些,尽管他们并非真正在意底层百姓,大多都是以拉拢掌控底层百姓的大族为主,而非真正善待底层百姓,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获得了相当一部分生产者的支持,唯一的差别是多少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