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中药厂(2/2)
”
“我叫邹节鸣,是咱们桂林中药厂的厂长,我现在正式代表全厂的400多名职工,邀请港岛来的客人到我们厂考察。”
此时,文飞阳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
接下来,邹节鸣又介绍了桂林中药厂,以及他自己的一些情况。
桂林中药厂建立于1967年,工厂最早的生产形式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目前,依旧是停留在作坊阶段,所以,此次考察的企业名单里才没有他们。
1965年,从武汉大学生物制药系毕业的邹节鸣,本打算继续深造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谁知阴差阳错,研究生梦就此破灭。
1968年,他被分配到了桂林中药厂。
说是中药厂,其实就是一家与炼蜜厂合用车间的小车间,没有实验仪器,没有生产设备,沿用的是熬蜡制壳、炼蜜为丸的手工作坊……
1973年3月,邹节鸣在象鼻山上脚下,偶遇一位采集草药的草药师,上前一攀谈,得知从一位瑶族老乡那里,搞到了一个治疗尿路感染的偏方。
掏钱从药师手里把药方给买下来以后,邹节鸣又根据中医理论对偏方进行甄别、研究。
1年后,选择用金樱根、金刚刺和金沙藤3味主药,研制出了治疗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的三金片。
仅靠一款产品就救活一个制药厂,邹节鸣的人生路从此就开挂了。
7年后,他从技术员、研究室主任、技术与质检部门负责人,一路高升。坐上了技术副厂长的位置。
不过,三金片救得了病人的命,却救不了桂林中药厂。
当时,很多国字企业纷纷由“按计划下达”向“以销定产”转型,而桂林中药厂依旧高度依赖医药批发站包销。
后来,批发站的领导一换,桂林制药厂销量立马一落千丈。
到了1985年,桂林中药厂再度沦落为亏损企业,负债超过20万,员工只发75%的工资。
短短半年,厂里就走掉了40多位业务骨干。
于是,1985年元月,邹节鸣正式担任桂林中药厂的厂长。
也是在这一年的5月,邹节鸣出差在火车上,看见车厢里有一个5岁小男孩,因为舌头生疮而哭闹不止。
后来一位老爷子,当场用一盒白色霜抹了两下,孩子马上停止了哭闹。
经过询问以后得知,这是用来治病的一种药,名字叫西瓜霜。
邹节鸣马上联想到,整个南方夏季气候炎热,当地人又喜欢吃辣椒,所以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以及患急、慢性咽喉炎的特别多。
详细了解以后弄明白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周期太长,需要8-10个月,而且取霜率太低,100公斤西瓜只能产3公斤霜。
邹节鸣决定攻克这个难关,他亲自组建了厂里的公关小组,将提高取霜率和缩短生产周期作为主攻方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