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照本宣科(3/4)

找府城的知府询问情况。他们来到知府衙门,向守卫说明来意后,被带进了大堂。

知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见到朱瀚与朱标,连忙起身行礼:“不知两位公子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朱瀚摆了摆手,道:“知府大人不必多礼。我等此次前来,是有事相询。”

知府连忙道:“公子请讲,下官定知无不言。”

朱瀚微微点头,道:“我等听闻府城税收过重,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活困苦。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知府闻言,脸色一变,支支吾吾道:“这……这……下官也是刚刚上任不久,对府城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下官定会尽快核查此事,确保不再让百姓受苦。”

朱瀚眉头一皱,沉声道:“知府大人,税收乃国之重事,关乎百姓生计。你身为知府,岂能如此敷衍了事?更何况,你刚刚上任不久,就更应该深入了解民情,为百姓谋福祉。”

知府闻言,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公子息怒,下官知错了。下官定会仔细核查税收之事,严惩贪官污吏,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朱瀚见知府如此,心中稍安,道:“知府大人能如此想,甚好。不过,你还需将此事禀报上司,让他们也知晓百姓的疾苦。”

知府连忙点头称是,道:“下官遵命,定当尽快禀报上司。”

“皇叔,这府城衙门怕是烂到根子里了。“朱标望着知府谄媚退下的背影,眉间拧成川字,“方才那师爷递茶时,袖中金银碰撞之声清晰可闻。“

朱瀚摩挲着茶盏边缘,指腹沾了层薄灰:“衙门门槛上的铜包浆都磨得发亮,可见跪拜之人络绎不绝。殿下可注意到后堂挂的'明镜高悬'匾额?“

朱标回想片刻:“金丝楠木匾框倒是簇新,只是那'镜'字缺了半块金漆。“

“金漆新补,匾额却是前朝旧物。“朱瀚指尖轻叩案几,“这知府上任不过三月,就急着用前朝遗物装点门面,可见库银空虚到连块新匾都置办不起。“

窗外忽传来妇人哭嚎,混着衙役鞭子抽打声。两人对视一眼,起身疾步走出衙门。

青石板上跪着个荆钗布裙的农妇,身旁躺着个面色青紫的少年。“官爷饶命!“妇人死死护住少年,“小儿实是饿极了才偷了那半个馍……“

衙役狞笑着扬起鞭子:“饿?爷的肚子还饿着呢!再嚎就连你一并送进大牢!“

“住手!“朱标厉喝,腰间玉佩撞得叮当响。衙役愣住,见两人衣着虽简却气度不凡,一时不敢造次。

朱瀚半蹲下身,两指翻开少年眼皮:“瞳孔发散,唇色发绀,这是中毒之兆。“他转头问妇人:“孩子可吃过什么?“

“今早只喝了碗稀粥……“妇人突然想起什么,“粥里加了野蕈!邻家说后山长的红伞菇能充饥……“

朱标脸色骤变:“快请大夫!那是毒蕈!“他解下外袍铺在地上,“把孩子放平,皇叔,劳您按住他手足。“

朱瀚按住抽搐的少年,朱标将随身水囊灌入他口中,又掰碎干粮搓成碎末含在少年舌下。半柱香后,大夫背着药箱气喘吁吁赶来。

“幸而施救及时。“老大夫擦着汗,“这红伞菇毒性猛烈,再晚半个时辰就要侵入心脉。“

妇人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两位公子是活菩萨转世!“她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前大片青紫淤痕,“求菩萨救救我们村!里正逼我们签租契,不签就要抓人去修水渠……“

朱瀚瞳孔微缩:“修水渠本是官府工程,怎的强征民夫?“

“说是自愿,可里正带着人挨家挨户砸门。“妇人抹着泪,“村里青壮都被抓走了,剩下老弱妇孺……“

朱标霍然起身:“皇叔,我们去水渠工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