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倭国(2/4)
难考证了,总之有大名突然就开始朝坟头都开始长草了的源义满发难,说他是倭国的“千古第一罪人”,当初为什么要发了失心疯去大魏沿海抢一把?搞得诸侯们的兵力损失惨重不说,还把大魏给惹毛了搞出来这么多私掠船,原本大家还能开开心心地在国内打生打死,没什么外来力量介入,可现在呢?一批带着火枪的魏人居然能正面抵挡超过自身人数三到五倍的诸侯军队,而且收钱就办事,绝不拖拖拉拉,大家都在比谁卖家产卖得狠,一些原来只是领地上有矿却没什么兵力的诸侯现在一跃成为实力最强大的人物,这他娘的简直没天理了。
这些话引起了许多诸侯的疯狂共鸣,有些激进点的还在朝所有人喊话要诸侯一起签一份国书,言明不能和大魏的私掠船眉来眼去,甚至还要一起聚兵讨伐他们,把他们彻底赶出去,倭国的事情就该倭国人自己解决,现在把东西都卖光了,让那些私掠船一船一船地往大魏运回去好东西,以后怎么办?日子不过了?
但事实证明就算嘴上喊得再厉害,该做的生意还是得做,部分诸侯已经不满足于雇佣制了,他们甚至开出天价想要魏人能大批量走私火枪和火炮,然而这东西在魏国都是管制品,在北境和后方产出来就直接拉到前线,能发给私掠船的都是些淘汰的老式制品甚至残次品,他们花了大价钱才从官府那儿搞来私掠证,为了这么点钱就毁掉以后的收益和送掉自己的性命,实在有些不值当。
于是喊话的继续喊,混战的继续混战,魏国私掠船队挣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飘在海上的时候就抢,上了岸还能接受雇佣,倭国还衍生出了一批专门为私掠船服务的行业,从九州到鹿儿岛的私设码头港口也不知道开了多少个。
毕竟连大名们都在和魏人眉来眼去,要指望民间百姓有什么宁死不卖国的价值观,那实在是有些不现实的。
也就是在这种没有人能看清未来走向的时候,源本义回到了京都。
这一趟走了三四个月,离开时京都还在下雪,回来以后樱花都快开了,脑袋上长起了发茬,远走过千山万水的源本义站在京都的城门前,沉默地看着京都的风景,看着那些衣不蔽体的行人,看着让家中父兄出来揽客的娼妓,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路过的武士,想起这一路的见闻,还有那远在万里之外的大魏京城,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
他在等那两个大名的人来找自己。
事实如他所想的那样,在他逃出京都后,曾经忠于他父亲的军队差点将京都附近的地皮都翻了过来,没有具体的寻找目标,没有人知道倭国的大将军已经出逃,这种寻觅在持续了半个月后偃旗息鼓,而在那之后,果不其然就有他重病卧床的消息传了出来。
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混乱,两个大名至今都没有彻底掌控京都,自然是因为还有一批死忠于源本义父亲的人存在,而在两个大名想让源本义的消失彻底变成死亡后,这种积压下去的矛盾爆发了出来,十余个武士被处死,官署的官吏被清理了一遍,算一算时间,如果再过上几个月,或许源本义死去的消息,就不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了。
事实上源本义也想过,要不要就这么离开,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不再是什么大将军,也不用考虑和那位魏国靖王达成的盟约,那条路太难走,不妨就换一条,身为一个普通人活下去,或许也挺好的。
然后他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她轻拍着自己的手,哄自己入睡的那些夜晚,她总是说:
“我一定会让你当上大将军的,一定。”
然后她用自己的生命铺就了这一条路,哪怕结果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街道上乱起来了,行人匆忙躲开,大批军队肃清着四周,源本义深吸了口气,强压下去本能的恐惧,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他不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