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一章 五国混战(3/4)

看着自家王上这番有了生路就立刻准备逃跑的模样,众臣一时之间目瞪口呆,然而李宗衍毕竟不是缺心眼,谁会放着好好的国王不当跑去辽国当难民?实在是因为没办法了,不到一个月,全国八道就丢了六道,敌军直接杀到了开京,再不走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死在城里,如果说跑到济州岛逃难还有些犹豫,但去辽国这个“天朝上国”当难民还是很合理也很合法的。

然而李璟只用一句话就让狂喜的李宗衍再次陷入了绝望。

“上面还说,如今高丽大乱,为防被半路截杀,王上带人最好名数别过百,”李璟说,“也就是说,只有一百个名额。”

一百个人?后宫的妃子怕是都不止这个数吧?而且李宗衍是能去避难了,其他人呢?

大殿内再次陷入安静,李宗衍跌坐回王椅,默默闭目流泪半晌,他才说道:

“议一议,去济州岛的事吧...”

......

倭国金国正在进攻,高丽正在沦亡,而辽国呢?

辽国在吵架。

自从三月倭国大举入侵朝鲜,消息快马加鞭报到辽国以来,辽国的朝堂一刻也没有消停过,哪怕每天都还有贵族被处刑,出头的官员们也还是吵得不可开交,从早到晚,连个中场休息都没有。

统兵的那帮粗人十分想打,尤其是某个上了年纪的老将最为激动,甚至主动请愿,表示不用别人,自己就能带兵收复辽阳然后一路南下,收拾女真人和倭人。

但他刚提出来,就被骂了回去,特别是管后勤的文官,话说得极其难听,他认为比起倭人和高丽,金国才是心腹之患,眼下就应该先集中兵力把辽阳收回来,不用出门去打劳民伤财,此外他还批评了高丽,说他们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几个金国拼命就要封赏,自己打仗却望风而逃,土崩瓦解,救也是白救。

这种说法在朝堂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毕竟现在还能站在朝堂上的,要么是最近在清洗贵族后被提拔上来,要么是以前因为汉姓不被重用的,在他们看来,最为要紧的还是南边的魏国,以及西京道的战事和辽东的女真人,管高丽作甚?救了高丽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可要是在阴沟里摔了一跤,那局势可就真的更难看了。

于是经过了许多天的讨论,在辽帝没有标明任何态度的情况下,朝堂大多数人几乎达成了共识--不去!

看起来高丽亡国似乎要板上钉钉了。

然而一个人发话了,于是反对出兵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然后恭谨地俯首听命。

因为发话的那个是辽帝。

说句实在话,其实辽帝也不是很想管高丽,在他看来,从上京出逃,眼下很有可能已经逃到辽国西京道,与那些兴风作浪的汉姓将领狼狈为奸的萧弘,以及那个被女真人攻下的辽东门户辽阳更让他感兴趣,要不是眼下清洗朝堂改革朝政到了关键时候,他甚至想要让辽国这个沉寂了百年的马上帝国再一次彻底苏醒过来,用一场空前绝后的战争彻底鼎定天下的大局。

看看如今的朝堂,那些衰朽的、保守的老者终于全部死光了,那些从草原跟出来的贵族们,终于不会在他耳边聒噪,一批年轻的、进取的官员被提拔,汉姓有了出头之日,辽帝甚至让那些生活在辽境的汉人也有了自由的可能--一种新的生机正在渗入这个帝国,这种改革很有可能彻底改变以后的大辽。

虽然这确实是在饮鸩止渴,但一旦能赢过魏国,那么战争所带来的红利足以让辽国完成彻底的蜕变。

所以但凡有一丝可能,他都不会考虑向高丽出兵,但是偏偏他又是个很理智的帝王,直到倭国和金国一旦瓜分朝鲜,那么辽国的敌人就会变得更多、更强大。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眼下魏辽国战还没到再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