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这笔收购赚大了!(5/6)
中有升,市值已经突破了7亿港元。
这个市值距离玉郎机构的巅峰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恒生指数的一片哀嚎之中还能有这样的涨势,玉郎机构已经是少数的幸运儿了。
下个月,玉郎机构即将对外公布集团的股票增发计划,此举是为了应对林氏影业股份过于集中的不利因素。
同时新增发的股票当中约有2000万股将会进入期权池,用作奖励对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比如马荣成,这位为玉郎机构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猛将,陶玉书打算给予他300万股期权奖励。
以玉郎机构现在的股价,这些期权相当于马荣成三年的收入,如果后续公司股价继续上涨的话,这些期权的价值还会再提升。
增发新股后,林氏影业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本的82.7%降至70.3%左右,摆脱掉头上的退市阴影。
降低持股比例,又拿出2000万股股票来奖励员工,当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为了玉郎机构更好的发展。
期权绑住了核心员工,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发股票融到的资金至少保守估计有8000万港元,这些资金将会成为未来玉郎机构发展的弹药,并且支配权还是掌握在林氏集团这个大股东手里的。
陶玉书相信这样的利好放出后,玉郎机构的股价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当初林氏影业收购玉郎机构花了差不多4.2亿,如今仅是林氏影业手握的股权价值已经达到了5.7亿,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升值。
更何况林氏影业还控股玉郎机构这么一个近乎于地区垄断的龙头上市公司。
这笔收购赚大了!
这天下午,陶玉书给吴天明打了个电话,沟通了章艺谋新电影的事。
提出了林氏影业可以跟西影厂搞个合拍片,为章艺谋的第一次商业片之旅试试水。
吴天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欣喜若狂。
《孩子王》《红高粱》连续在国外斩获电影大奖,主导这两部影片的林氏影业在国内名声大噪,制片厂们巴不得跟他们合作呢。
这个电话打完的第二天下午,吴天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燕京,他是昨天下午接到的电话,然后就买了今天一早的飞机票,飞到了燕京。
见面之后,吴天明热情的掏出了几份剧本梗概,都是西影厂的编剧们写完或者正在写的剧本,他说是给陶玉书做参考。
「吴厂长,剧本的话我想用香江一位女作家的故事,讲的是-————
陶玉书给吴天明讲的故事是李碧华的《秦俑》。
昨晚她问林朝阳,章艺谋要拍商业片该搞个什么样的剧本好,林朝阳便推荐了这部小说,陶玉书对林朝阳的眼光充满信任。
听陶玉书讲完《秦俑》的故事情节,吴天明感到十分新奇。
他是电影导演,阅片量比一般观众多多了,香江电影也没少看,但听着《秦俑》的故事还是觉得耳目一新。
心想,难怪香江电影的商业化做的这么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做不好才奇怪。
再看国内的电影创作,艺术性做的是不错,但在娱乐性质上却差了很多。
这几年国内电影制片厂虽然受制于体制的原因裹足不前,但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电影商业化的重要性。
吴天明身为西影厂厂长,这点格局和认识还是有的。
「这个故事好,拍出来一定有看点。林总果然是行家里手,那就以您的意见为主。」吴天明思付片刻,痛快的说道。
陶玉书接着说道:「我打算让艺谋先去香江熟悉熟悉商业片的一些制作流程和手法,顺便在这段时间里完善剧本,然后给他找个成熟点的团队拍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