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5章 立威(3/4)

起,纷纷惊慌逃散,来不及逃跑的跪地求饶,少不得也捱上一棒或一脚。rn 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准备哗变——哗变总有因由,或长期缺饷,或主将严苛,或遭遇不公,士卒实在无法忍受不得不反。轮训显然没达到条件,真要哗变没几人肯干。rn 他们只抱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且见前几日格外优待,才敢行此挑衅之举。殊不知前几日是为安定人心,将养士卒身体,可不是要永远优容下去。rn 柳湘莲意在驱逐此辈,朱凤阁对此心领神会,所以先前出来时已命人从侧门出去,抄了士卒后路。这时想逃也无路可逃,最后被合围于大堂前小广场上,当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除了跪地求饶别无他法。rn 朱凤阁雷厉风行,将所有人绑缚之后,当场摆下桌案,逐一盘查审问,直审到半夜方休。rn 最后查明,此次风波并无将官暗中操纵,只不过是些偷奸耍滑积习难改的老卒,既贪图优厚待遇,不肯转退,又不愿吃苦受训,且自恃资格老,不愿接受年轻教官训练。有的还同勋贵之家有所攀扯,自恃纵然柳协理当面也得给几分面子,故而趁机发难,妄想仗着人多势众,胁迫更改操练科目,减轻操练力度。rn 令人无语的是也有代操者参与其中,路上跑掉的只是一部分,还有胆大包天心存侥幸的想厮混过去,多赚些钱粮。此辈负罪在身,不说闭口隐身,遮掩行藏,还敢出来闹事,当真蠢不可及,不知死字怎么写。rn 审问完毕,录下口供,朱凤阁写了处置意见,报送柳湘莲批准。rn 柳湘莲阅罢,觉得朱凤阁的处置还是轻了,这可是立威的好机会!大笔一挥,迅速批示意见——为首十余人,惑乱军心,不服管束,以构军之名斩之。其余跟风附从者各打三十大棍,打完黜退。代操者不必受棍,组建苦役营,无偿服役一年,以偿其罪!rn 古来领军,杀人乃最易见效的立威手段,这些人既敢冒头,也算是求仁得仁。rn 次日,大操场上设了临时刑台,召集众将官和士卒列阵观看,朱凤阁公开宣明罪状。随后十余祸首一字排开,跪倒于地,口中被塞了布团,想发声也不得,无不瑟瑟发抖,不少人屎尿齐流。rn “斩!”朱凤阁一声令下,摔下令牌,行刑者高举大刀砍下,寒光闪过,十余人头顿时落地,滚出丈远,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死不瞑目者,断颈喷血,颓然倒地。rn 场中一片死寂,鸦雀无声。rn 接着,血淋淋新鲜出炉的人头被高高挂在营中旗杆上,随风飘摇晃荡,滴滴答答往下掉落血珠子,如似幽幽呜咽,很快在刺骨寒风中凝结。rn 一众附从者也轮番领受大棍,并宣布取消兵籍,逐出营外,押送返京。至于此辈今后何以为生,只有天晓得了。rn 代操者全换了临时赶制的灰色囚服,脚锁铁链,开始一年的无偿劳动生涯。rn 行刑完毕,军法官朱凤阁再次申明军纪。其他且不说,“违令者斩”这回算是让众士卒牢牢记在心头了。rn 观此行刑者无不胆寒,之前还赞柳二郎待人厚道,岂料转眼就成了冷酷屠夫。他们亲眼观之,心胆几裂,方知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今后怕是更不好过。rn 众将官不满柳湘莲小题大做,擅作威福,甚至准备暗戳戳告状。但由此也知柳二郎在营中一手遮天,杀伐无忌,为自家性命安危计,暂时还是不要得罪对方为妙。除非舍得抛掉祖传官位,辞官而去,谁肯呢?rn 此后训练再无人敢提异议,而柳湘莲期待的“转退潮”也终于开始了。前几日尚敢偷奸耍滑,如今谁敢?真按照教官指示操练,又不是这些年老体弱者能承受的。待遇再好,也得有命享受不是?rn 好在柳协理体贴周到,安排了专职人员办理转退事宜。众士卒或转入匠作营,或者另谋生计,安排的明明白白,并无多少不满。rn 不到十日,营地中明显冷清下来,不复先前喧闹,有时静寂如无人一般。一方面是近半士卒转退,人数大减,更重要的是剩余士卒终于能够遵从军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