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边疆风云(上)(2/3)
来都藏兵于民,只要一声呼啸,所有牧民背上猎弓就能转变成侵略如火的好汉子。
“同去,同去!将那小商贩抢光。”呼喝着的正是甘南部族的统领尤木达,这家伙算是蒙古勇士中排的上号的,以凶悍无匹震慑小型部落,很有些穷兵黩武。加上他的部落经营得很烂,大型部落也懒得理会,就让他成就一番滚刀肉的气候。
将强盗逻辑发展到极限的尤木达大爷,一想到长生堡堆积如山的铁器,就感到心头火热,心想咱这两千号人若是都能用上精钢马刀,到时候就算与一万其他部族的铁骑冲锋也不会落在下风啊。
他满脑都是怎样占据那条隧道,以此打通通往明朝腹地花花世界的道路,根本没去想别人落败后必然炸塌隧道掩埋一切的可能性。
头脑太简单的家伙是没法用计谋算计的,因为往往事与愿违。
所以陈洛已经决意,就要
那拿他祭旗!
疆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永远都拿不到,这是所有时代的铁律。
蒙古人是养不熟的狼,非要驱使他们为己用,而要避免被反噬的话,就必须得表现出相当的实力来,李成梁养兵自重时努尔哈赤还不是俯首帖耳?如果没有力量就怨不得别人一拥而上将自己分食干净。
所有陈洛知道,自从托托斯从自己这里得利后,必然有更多眼睛擦得雪亮地望向这里,如果自己战败,他们就将走上甘南部落的后路,纷纷来趁火打劫,纵然是胜得不光彩也必然会让不服的部落趁势攻击。只有自己展现出强悍的势力,那些家伙才能安分老实地接受互利互市。
所以,新丝绸之路的计划大则大已,只是就像小孩子玩偃月刀,若是用不好,被屠的反倒是自己啊!
“我们的势力还是太孱弱,只是时不我与,我急着在河套和蒙古插一脚,所以这计划还是得冒险行事。”陈洛啜饮着酒仙,摇摇头,也不解释。
因为他没法解释按照历史的固有轨迹,蒙古与女真媾和,林丹汗败亡就是这些日子的事情。所以他只能赶紧来发展势力,免得到时候大草原都听皇太极的,被经营得铁板一块,自己就只能困死在又穷又乱的陕地。
宋献策没有丝毫谴责陈洛的意味,反倒觉得一代雄主正应当野心勃勃,成就前人想所不能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且陕地贫瘠,能往河套发展,也是既定策略,虽然主公步子迈得大些,但军师要做的,不正是将主公的雄图伟略化作事实吗?初出茅庐的宋献策正是牛犊悍不畏虎的时刻,正憋着劲要用蛮族脑袋增加自己的价值。
而且自从听闻主公乍练成陈字营时就能够将扬古利的精锐骁骑击溃,后来更是自己的哥哥亲眼见证陈洛以炮群大破千骑八旗铁骑的丰功伟绩,让宋献策愈加崇仰,更加砥砺自己。
一干人等围着完全平坦的沙盘,都是有些头疼。
草原,就是马背民族天生驰骋的疆场啊。
“我们炮群笨拙,敌人机动灵活,按理说对付蒙古铁骑和八旗铁骑这样的敌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建立一支比他们还强悍的骑兵,但现在我们没有,便只能从其他方面着手。”宋献策分析道,这也是他的特点,深得三思之昧,思危思变思退。
“军师全权负责便是,我只给你补漏。”
陈洛笑道,他知道宋献策半生蹉跎,因理念偏激,在官场也不得意,现在正是要证明自己的时候,虽然有焦躁激进的缺陷,但毕竟人无完人,如果真的多智近妖,那基本只有小说话本里的诸葛亮能做到。但就算是诸葛亮不也有挥泪斩马谡和北伐被玩弄的弱点嘛。
要锻炼高级指挥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让他积累经验,将视野拓宽。
宋献策很感激地哽咽着点点头,陈洛愿意无条件信任他这等无尺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