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火·枪演练(3/3)
其实威克汉姆还是挺希望清政府能改变落后的观念,装备大量的火·枪,这样鸦·片战争的惨痛或许就可以避免:“大人,这火·枪兵在遇到骑兵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数百装备有刺刀的火·枪兵组成的空心方阵,完全可以阻挡骑兵的冲锋。”
马噶尔尼也适时地站了出来,帮腔道:“两位大人,这确实是事实。当年印度王公上万的骑兵在冲击由我国数千步兵组成的十来个空心方阵面前,也是落得个损失惨重的下场。如果贵国有需要的话,我们随时可以调来两万支步枪,价格方面自然是最优惠的。”
福康安神色已经有些不耐烦,皱着眉头说道:“蛮夷的骑兵如何能与我八旗铁骑相比?你所说的火·枪阵列能挡住蛮夷的骑兵,恐怕挡不住我大清的铁蹄!况且我天朝上国,什么东西造不出来,何必向贵国购买,马大人以后休要再提此事。”
福康安戎马一辈子,早就习惯了固有的战术,打心底里决绝任何军事上的变革。况且火器在大清一直是一个十分禁忌的话题,他要是敢在乾隆皇帝面前提出更换装备的事,必然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所以福康安想也没想,就拒绝了马噶尔尼的提议,语气还十分严肃。
见到和珅和福康安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威克汉姆刚火热起来的心又迅速凉了下来,这满洲贵族的思想已经不是用自大就可以形容的了,难道以后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就避免不了吗?威克汉姆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历史的车轮并不是如同穿越小说里那样想怎么转向就怎么转向的。
马噶尔尼也终于知道清国高官对火·枪的态度,自觉做不成这笔生意,也就熄了推销的念头。但令他意外的是,暹罗国的小王子和缅甸的使臣对英国人的火·枪十分感兴趣,向马噶尔尼表示了采购意向。
暹罗和缅甸找在十六世纪就和欧洲人接触过,对欧洲人的舰船炮利有着深刻的了解。当年他们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那里购买了不少火·枪,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十分抢眼。现在英国的使团竟然愿意出售英军的制式武器“贝丝”步枪,他们自然愿意掏钱购买。
尤其是缅甸和暹罗之间有着世仇的境况下,双方都有需要加强各自军力的需求。
英国也存着让缅甸和暹罗死磕,好让他们从中渔利的心思。所以马噶尔尼便笑眯眯地答应下来,向两国的使臣表示,如果他们有需要的话,可以到加尔各答和印度总督详谈。
缅甸和暹罗的使臣在得到了马噶尔尼的保证之后,便满意地走开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