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三章 渡海(2/4)

一边把大魏内部犁一遍,因为事实就是根本没人能取代他!

如果这是涉及全天下读书人的事,百官或许还有勇气争一争,就算是皇帝,也不会试图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然而眼前这事只是大部分官员激烈反对,小部分官员保持沉默,南方读书人如遭雷劈,而北方读书人却拍手称快的!

更何况已经有一大帮人等着朝廷空出位置好上位了,再加上锦衣卫缉查的能力,就算是朝堂空了一半,靖王也能拿出对天下人的交代,不会站到所有人的对立面。

环环相扣,甚至连分化南北读书人,扶持培养新一批官员的准备都做好了,继续死扛,真的有意义么?

不迁都,对京城里这些久待南方的官员固然有好处,但这好处难道能比命更重要?

不知道过了多久,东门外的官员们仍然集体失语,雨依旧淅淅沥沥在下,把他们淋得极为狼狈,再加上对于锦衣卫悍然出手的恐惧,一个个牙关都在打颤,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愿意再当出头鸟了,所有人都在沉默盘算着得失,而就在这个时候,某个官员似乎下定了决心,站了起来,向站在一侧的锦衣卫索要纸笔。

一份联名奏章写好了。

锦衣卫捧着这份奏章,另一个锦衣卫拿着笔,逐个走到还跪着的官员们身边,没有人反对了,所有人都垂头丧气地在这份联名奏章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顾怀此时正在宫城里一起和小皇帝吃饭,赵轩在位的时候,他就常入宫和赵轩议事,宫城不好留宿外臣,但皇帝的午膳他是吃习惯了的,尚食局也知道他的口味,所以此时桌上的荤菜较多,而且侧重北方口味,烧鹅、羊头蹄、五味蒸鸡...

总共是三菜一汤,主食是米饭,和平时皇帝正经的午膳也就是十二道菜两个汤两种主食比起来堪称简朴,然而顾怀吃饭一向不喜欢铺张浪费,再加上步入仕途后已经习惯了军旅,吃饭也就没什么讲究,不知道是不是受他影响,小皇帝吃起饭来也一直很干脆利落,这些天入了宫,也在学着先帝赵轩下旨减少不必要的内廷开支。

此时一大一小两人都在沉默填着肚子,过了一会儿,沐恩拿着一本奏章探头探脑地出现在殿外,顾怀看了他一眼,唤道:“进来!”

皇帝用膳时,除了军机大事和重大灾情,其他事情统统不能打扰,要等皇帝用完膳消完食后,去御书房才能呈报上去,不过今天顾怀带着小皇帝回宫之前,特意嘱咐了一声,如果那东门外百官议出了结果,便要即时禀报,所以一得了允许,沐恩便踩着碎步跑进殿里,小声禀报道:

“王爷,陛下,百官对迁都一事,已经有了公议。”

顾怀放下筷子:“念!”

“是!”

这里是宫城,对面有天子,顾怀的做派简直比皇帝还皇帝,放下某些心结,做了某些选择后的顾怀显然是越来越坦然了,甚至越发不太在意所谓礼法所谓规矩,沐恩作为一个宦官却对这一幕毫不奇怪,眼底还浮现些由衷的喜悦,展开奏章,沉声念道:

“伏惟北平,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平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天府之国、帝王万世之都也,矧河道疏通,海运日广,商货辐辏,射货充盈...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迁都北平!”

“好了。”顾怀嘴角浮现一丝笑意,打断了沐恩继续念下去的举动,他接过奏章,扫了一眼百官联名的地方,密密麻麻签满了字。

单人上奏本,名字是在最前面的,直称“臣某某启奏”,多人联名上奏本,署名就放在了最后面,如今是朝堂过半官员一起上奏本,前后不足两页,后面的署名倒是有七八页之多,何必让沐恩一一念出来。

他将奏章递给小皇帝,向沐恩问道:“是谁第一个提出来联名请奏迁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